論壇
為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以“共建、共融、共享”推動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促進廣西與東盟國家文化學術的交流互融,共享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新機遇,廣西外國語學院定于2022年12月25日,在廣西外國語學院五合校區線上舉辦“2022年廣西與東盟國家跨文化研究論壇”。 主辦單位:廣西外國語學院 承辦單位:廣西外國語學院文學院 協辦單位:科研與發展規劃處;文學院 致辭嘉賓 廣西外國語學院副校長、教授 廣西外國語學院文學院院長、教授 李寅生,男,漢族,1962年7月生。內蒙古巴彥淖爾市人。1992年在陜西師范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2000年在四川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2001年9月-2003年8月,在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博士后流動站做博士后研究工作。現為廣西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古代文學、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導師。泰國華僑崇圣大學博士生導師。主持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廣西社科基金5項;出版專著、譯著三十余部,發表學術論文、譯文200余篇。 伍和忠,曾任廣西師范學院文學院院長、辦公室主任、系副主任,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兼任廣西語言學會副會長。曾獲廣西高校優秀共產黨員、廣西語言文字先進工作者、廣西師范學院優秀教師等稱號。代表性成果:論文《上古漢語表“經驗”的手段》《齊民要術的“看”字句》《荔浦方言的“著”》《廣西荔浦官話方言兩類常見名詞》,專著《“嘗試”“經驗”表達手段論》《廣西漢語方言體范疇調查與研究》《新編古代漢語專題教程》等在學術界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陸曉芹,廣西靖西人,民俗學博士,現為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兼任廣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廣西民族文化保護與傳承研究中心主任。長期從口頭傳統、壯族與東南亞相關民族歌唱文化、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等領域的研究,主持完成國家社科項目、國家博士后基金和省社科項目各1項,參與完成國家、省部級項目10余項,著有《“吟詩”與“暖”——廣西德靖一帶壯族聚會對歌習俗的民族志考察》《布洛陀》《歌圩:壯鄉的歡歌盛會》等。 李老師,電話(微信同號):15678380129 盧老師,電話(微信同號):18376755567 參會方式 Methods of Participation 歡迎掃碼進入論壇會議,觀看直播